TUhjnbcbe - 2022/5/21 19:33:00
有个新手钓友留言,怎么样才能把开饵练好,自言已经花了不少钱,可是一开就稀软,抛竿就脱落,如果刻意的少加水,有很干散,更别提加酒米等颗粒物,根本没办法看,按照攻略说的,多加点拉丝粉,又或者粘粉,要么就开成面筋,要么就变成死疙瘩,进水根本就不雾化,期间就算用了量杯等辅助器具,也没什么改善,到底怎么办呢?钓鱼圈子里,素来就有三年练竿、五年开饵的说法,这个说法并不是随口说说而已,而是有着一定道理的,商品饵使用,犹如下围棋,易学难精,要说开出来能钓鱼的饵,其实并不难,难的是配出来味型适宜、状态合理的饵,为什么呢?因为水无常形,别说省份不同的差异,就是乡与乡之间,同味型状态的饵料,用起来都有细微差异,所以,开饵不难,难的是灵活应用,但是,就算是简单开饵,也是一些基本技巧的。看懂说明书,饵水、味型、工艺都要了解钓鱼用的商品饵,在国内发展历史并不长,所以不少钓友对其实际功效,感觉很一般,其实在国际上,国内使用的商品饵,从味型分类、状态分类、鱼种适用等各个角度上,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相较于国外目前原始的拟饵、种饵、活饵垂钓,国内使用的饵料,可以说几乎能针对大多数常见鱼种。至于说拟饵、虫饵、活饵原始,这是有根据的,我国有资料记载,宋朝开始,就流行木鱼刷漆,以型诱鱼;而种饵、活饵作钓,有文字记载的就从南北朝时期;既然商品饵是现代工艺产物,那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说明书,而很多钓友往往疏忽了这一点,为什么我们开饵之前,要看懂说明书呢?不说是不是假货、保质期是不是过期、厂址等信息,第一要清晰了解饵料的味型,第二要看营养成分说明,第三要看饵水比例,第四要看建议开饵流程步骤;味型,这个不用多说,只有明确饵料的味型,我们才知道该如何搭配,才能确定使用量;营养成分,这个其实比较虚,但是至少我们要了解植物蛋白多、还是动物蛋白多,亦或者淀粉比例,单从一个饵料上没感觉,多了几种组合起来,我们就知道我们的配方,到底偏荤还是偏素;饵水比、开饵流程,貌似大同小异,但是有一些特殊工艺的饵料,如膨化料、压缩料(颗粒饵),水比、醒饵时间是有特殊要求的。更主要的是,不少饵料中会添加一部分拉丝粉,那么加了多少,很少有厂家说明,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饵水比,得出一个大致判断。配方味型种类有讲究,香型搭配需要有层次感商品饵使用,最难的就是组合,但是效果最好的,也是组合搭配;先不说配方效果好坏,其实商品饵组合搭配,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叫做主辅原则,第二个叫做层次原则,这两个原则在商品饵味型搭配上,可以说是所有味型组合的基础指导思路。1、主辅原则,所谓主辅原则,就是香型可以多样化,但是一定要确定主香型,不可以一个配方出来,主辅部分,香型混乱,我们必须有一个主打,或者说主攻香型,再带一些其他香型,主攻香型必须浓郁、强烈,而其他香型不管是数量上、浓度上,都不能盖过主香型,做到这一点,只要不是搭配太离谱,其实都有诱钓的效果。2、层次原则,饵料香型的组合之后,怎么来检验是不是有效呢?是不是一定要实战才知道呢?其实不用,在下水前,我们开饵、醒饵之后,我们闻一下,其实就大致上有个判断,具体做法就是闻一下醒好的饵料,香型有没有层次感,除了主香,辅助的其他香型,能不能以层次感,闻出来,如果是一窝蜂的感觉,只有主香,但是其他辅助香型根本闻不出来,那就说明配方比例上有问题,辅助香型和没有是一样的;好的配方,主辅区分明显,层次感很强,比如主香腥味,辅助有酒香、麸香、淡奶香,能分层次闻出来,能达到这一点,就说明配方很成功,在实战时,再微调一下,微调的原则,就是主香不变,把辅助香型的层次调整一下,如多加点蛋奶香,减少点麸香,试一下鱼口,就可以了。借助好器具,不仅是量杯,好的开饵盆,效果也很明显好些钓友都把开饵一定要用量杯放在心上,但是很少有钓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