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析肥胖的脉象
管玉衡的《诊脉三十二辨·辨肥瘦脉异》:“瘦人脉健,肥人脉沉。瘦人多火,故脉健。肥人多湿,故脉沉。”清朝医家管玉衡认为,肥胖症主要表现为沉脉,其原因在于湿浊凝滞脉气于内。三、肥胖的食疗1、赵彦晖在《存存斋医话稿附录吴山散记》提到:碘质有改进人体新陈代谢,减少蓄积脂肪,以治肥胖病之效。海藻、昆布(鹅掌菜)、海带皆富含碘质,故以昆布、海藻煎汤代茶,海带、海蜇作肴佐餐,乃减肥之简便单方也。2、清朝医家赵彦晖首先提出用昆布、海藻煎汤代茶,海带、海蜇烹调作菜治疗肥胖症,依据是碘能减少脂肪蓄积,而上述四种中药均含有丰富的碘,这是有史以来首次记载肥胖症的食疗处方。四、肥胖的治疗原则
程文囿在《医述·治法》说:“肥人之身,以火为宝”。清朝医家程文囿认为肥人大多阴气盛、火气衰,阴气盛则多湿、多痰,而湿、痰又可导致多种疾患。人身的真阳之气能蒸化津液,驱散痰湿,故对肥胖之人尤为珍贵。因此,补气壮阳是肥胖的治疗原则,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文献记载。五、养生与肥胖王三才《医便·饮食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恬淡脏腑,调顺气血,使一身之气流行中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形神虚矣”。明朝医家王三才认为肥胖不利于养生。虽然肥胖者的肌肤润泽,但长期进食肥甘厚味之物,可引起各脏腑功能减退,最终妨碍养生。强调养生的关键是养内,而不是养外。总结要点:摆脱肥胖的根本在于改变自己的体质,通过中医调理气血失衡的状态、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增强运化痰湿的能力,同时结合食疗药膳的日常养护,合理运动帮助改善气血瘀滞和痰湿气虚的体质,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耐力,才能重回健康体态,体验轻松人生!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更多精彩推荐
要减肥,先治痰湿:调理痰湿肥胖,中医有4个方法体内湿气重的人,身体会有8个特征!占3个以上,说明你该排湿了分析肥胖的原因及减肥小知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