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MBC休闲时光
午餐丰盛,米饭、萝卜蔬菜饺子、炒青菜,还有鲜美的羊肉汤。大快朵颐一番之后,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阳光普照,凉风送爽,正是徒步上山的好日子,只是行进到半程之后,云雾冷雨齐齐袭来,加上海拔的提升,身着软壳裤和抓绒衣的我感受到了些许凉意。
5个半小时后到达MBC时,已经感觉身体在发抖,赶紧跑到厨房帐里端坐在汽炉跟前,这才感觉到身体慢慢温暖起来。装着其他衣物的驮包还在山下,由于受凉加上高山反应,即使听从伟哥要求穿上了连体羽绒服,还是感到头痛头晕、浑身乏力,睡觉是唯一的念头。
到了晚上九点半时,再也撑不住的我顾不上去欣赏大本营上方天空那美丽的星野而钻进帐篷,躺下后却又无法入睡,一夜辗转反侧,耳边不时传来冰崩、流雪的巨响,迷迷瞪瞪间已是天亮时刻。
慵懒窝在帐篷里不想起身,风哥的帐篷就在我的斜上方,他不时关切询问我身体的感觉,为了避免大家继续担心,还是起身来到餐厅帐。
喝了些水之后,在帐外坐着看云雾升腾,周边的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第一次拉练的川藏队一行从我们的营帐顺序走过,困意也再次袭来,没有吃早餐我便又回到帐篷睡了起来。
再次醒来时,天气开始变阴,高反的症状虽略有缓解,但还是有想呕吐的感觉,头也还隐隐作疼,在餐厅帐坐了一会儿后就感觉不太对劲,跑出帐外终究还是吐了。
雨越下越急,开始夹杂着小冰粒,大家围坐在帐篷中,我们的驮包则一件件运到了营地。小肋骨拿来她的高反药,林子则给我了两包味道极其难闻但据说效果极佳的感冒药,用药后,药效在短时间内发挥了作用,用飞飞的话说:爽朗的笑声又回来了。
从13号到16号,在频繁的阴雨作用下,驮包里的衣物、睡袋都不同程度被打湿,尤其是睡袋和羽绒衣裤最为悲惨,只能一件件取出晾在帐篷里,希望第二天风和日丽,可以让我们把打湿的装备晒干,清清爽爽迎接即将到来的拉练。
16号下午时分,雨夹雪转变成了雪,雪片不大,但雪势不小,队员们聚集在餐厅帐里聊天、打扑克或者喝茶,然后例行每天的晚餐和泡脚。天气不好的日子,大家只能窝在大本营养精蓄锐,等待雨季的尽快结束。
如果不看手机,我们基本上都已经不知道今夕何夕了。但是没有网络的日子,人们却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更注重去和周边的人面对面交流。于是,一次时间并不长的登山之旅,却会让大家交下一辈子的兄弟般情谊。尝试挣脱网络的束缚,多一些面对面的沟通,这应该也是登山带给我们的某个启发吧。
第二天清晨醒来时,雨雪已经停歇,虽然早餐时间定在了八点半,但大家还是都早早起来,用手杖敲打帐篷的杆架,把帐篷上面厚厚的积雪清除,然后静待阳光普照大地后,把睡袋、鞋袜和各种衣物统统拿了出来,椅子、帐篷顶变身晾衣架,在拉练之前晒干衣服,确保C1、C2两个营地干爽衣物所需是尤为重要的。
原定的十一点半煨桑仪式因故推迟,伟哥借这个机会把原定下午的雪坡和冰壁行走训练提前,同时把每位队员与分配的协作夏尔巴介绍认识。我分配到的,是何静给我推荐的她今年无氧攀登马卡鲁时的协作巴桑夏尔巴,一个看起来有点羞涩,但在行走训练时透露了一些自己实力的可爱小兄弟。
对于曾经攀登过雀儿山的队友来说,行走训练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那些攀登了慕士塔格峰而没有攀登过雀儿山的队友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行走训练的地点位于大本营上方,徒步一小时即可到达,主要训练上升器与下降器或8字环的使用,训练很顺利,回到大本营时,煨桑台已经基本布置完毕,喇嘛为十四座马纳斯鲁登山队的每一位队员、工作人员诵经祈福,并献上哈达,系上红绳。约一个小时的煨桑结束后,大家一起食用祈福用的食物,畅饮祈福用的啤酒和可乐、雪碧,希望这些食品饮料可以带给我们好运。
由于行走训练时身上出了些汗,回来后又没加衣,被煨桑时吹拂的风吹过后,身体再次受凉,头疼也再次侵袭。林子及时伸出援手,贡献了两包神药,头疼症状短时间内迅速消失,与队友一起拍照,拍银河,享受这正式拉练前难得的休闲时光。
五、拉练
18号是拉练的日子,提前准备好技术装备,沿煨桑台顺时针转一圈后10:20左右正式从海拔米的MBC起身,目标是C1,小肋骨依然一马当先,其他人排队鱼贯而出。
碎石路持续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然后开始挂上冰爪雪坡行走。从雪坡开始,大家逐步按照伟哥要求去寻找自己的节奏,一直跑马拉松和越野跑的飞飞和风哥的体能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体现,王斌也在后半程发力,第一拨到达海拔米的C1。
唐峰的表现最为让我敬佩,看似慢悠悠的他,却始终保持着似慢非慢的节奏,让自己的体能有了最稳定的发挥,也早早到达了C1,只是由于山体阻挡住了阳光,加之我们17:40左右到达,相对比较晚,搭帐篷的好地方大都被别的队伍占领了,所以到达C1时感觉非常冷,队员们每两人分配一顶帐篷,我和风哥理所当然选择了同居一篷。
不得不说,第一天的拉练是枯燥的,尤其是在到达了罗彪队伍的C1时,我以为我们的C1也应该就在附近,身体不由得放松了下来,可知道我们还要继续往上走似乎目的地依然遥不可及时,身体的疲劳便快速来袭。
那会我一直在想希望和绝望的区别,或许不对,但此时此刻又很贴切:希望是以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累加达成的,可能最接近希望的那个小目标也往往是最让你最绝望的,如果不能坚持,那希望的最终结果就是绝望。
19号8:10从C1出发继续向C2拉练,与前一段相比,这一段路程海拔上升只有米左右,且大都以陡峭的雪坡为主,辅以部分难度不小的冰壁,行走距离大幅减少。整个过程大都需要上升器辅助完成。在跨越大雪坡上的冰裂缝时,还要利用铝合金梯子的辅助实现快速和顺利通过。
阳光下的雪坡行走,除了眼前洁白的雪、透着幽兰的冰川和微微吹拂的风,感受不到其它任何能与冰冷相关联的事物。行走的过程中,我始终跟随在风哥之后,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节奏,那时能听到的就是咯吱咯吱的冰爪切割雪坡声,低沉的喘息声……下午13:40左右,大家陆续到达海拔米左右的C2营地。
对于我而言,C2的海拔已经刷新了我人生攀登的新高,此后从C2的每一步向上,都是在刷新人生的新高。由于攀登中的辛苦以及对海拔的不充分适应,即使换上了连体羽绒保暖,也没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身体的反应也在那时开始出现,整个人渐渐变得昏昏沉沉,照片也没有拍就钻进了帐篷,在这个营地,每三个人住一顶帐篷,除了我和风哥,撒野也加入到了我们两人的小队。
20号清晨醒来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意识十分清醒的我,身体却丝毫不再接受大脑的指挥,犹如一个重症肌无力患者,想做却无法做的那种感觉真的让人生无可恋。
大脑的清醒也在那时开始变得混乱,甚至谁给我穿上衣服以及给我吸上氧气我都不知道了。除了穆萨继续前往C3,其他人都没有再按计划向上适应一到两小时,而是选择吃完早餐后下撤回到大本营结束本次拉练。
风哥和他的夏尔巴以及我的巴桑夏尔巴一直陪着我,直到吸氧一定时间后我的身体能够支撑站立起来,我们四个人才开始下撤。
巴桑和风哥的夏尔巴两人一前一后通过两把锁把我系住,虽然一直在吸氧,但我的身体还是非常的羸弱,稳定性也非常差,时不时就会摔倒,所以下撤的速度很慢,踉踉跄跄到达了C1,王斌和撒野也还在那里,我们停下补充了些水,吃了点东西继续下撤。
路上王斌和撒野逐渐拉开了与我们的距离,等我们回到大本营时,伟哥已经迎候在大本营上方,美味的饭菜已经做好,就等我和风哥两人到位。
趁着天气虽阴但还不冷,赶紧洗了个澡,换下已然发臭的衣服,然后窝在餐厅帐里,听伟哥讲他过去的事情。
六、等晴空的日子
20号晚上8点多就选择了睡觉,虽然依然有流雪的巨大声响,虽然依然有冷气透过帐篷在睡袋上结成霜,但一夜无梦,睡的特别的香。醒来时只听到帐篷外悉悉索索的声音,不知是雨声还是雪声。
直到听到有人来敲打帐篷的龙骨,才知道已经下了一夜的雪。继续赖在帐篷里一个多小时后才起身穿衣,拉开前帐的那一刻,一个素色的大本营呈现在眼前。
没有网络,也没有娱乐,大雪漫天之中,大家就这样聚集在一起,听风哥讲心肺复苏急救,听张斌讲波音飞机的操控布局和紧急时刻的降落操控,再听伟哥重新谈起那段让人心伤的道峰往事……时间也在这种慢节奏中悄悄溜走。
下午,穆萨和两个修路队队员冒雪返回到大本营,给我们带回了C1和C2两个营地的情况。据他说,虽然他们清理了营地帐篷上的积雪,但很有可能随后帐篷会再次被大雪覆盖。疲劳不已的他没有吃东西便换了衣服去睡觉了。
临近傍晚时分,位于我们营地下方的川藏队营地已经租用到了无线网络,伟哥虽然积极协调,相关人员也加紧施工,但由于天色已晚,天气也愈发寒冷,原定下午5点开通的wifi也推迟到22号早晨继续施工。大家也继续休整,等风来吹走乌云,等我们冲顶窗口期的正式到来。
笠日清晨,雪完全停止,阳光努力地一点点从数个方向撕破笼罩在山谷上空的云层,照向大本营和周边的冰川雪地。wifi小王子也在早上8点多把wifi装置收拾妥当,队员每人以尼币的价格购得用户名和账号,自13号以来第一次与外界取得了联系,向家人和朋友报以平安的音讯。我们甚至判断,如果这个天气能够持续下去,那么有望于23号午饭后开始冲顶。
阳光终究还是在与阴云的搏斗中败下阵来,短暂的晴空之后,大雪再一次侵袭大本营。积雪本已开始消融的石质小路复被积雪覆盖,冲顶之路再蒙疑云。
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由于大雪,修路队尚未将路修通至C4;积雪有可能压住C1的帐篷,而在那里有我们存放的睡袋等装备……不只是我们无奈,伟哥也对这恼人的天气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毕竟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是那么的弱小,如果这雪继续下去,那么,冲顶的日子也将不得不继续推后。
躺在帐篷的睡袋里,耳边传来的一般就是三种声音:悉悉索索雪打外帐的声音,轰轰隆隆冰崩流雪的声音,哄哄咚咚夏尔巴除去外帐上覆雪的声音。
为了防止大雪覆盖外帐后影响帐篷内的通气,从而造成帐内氧气不足,导致队员发生高山反应,除了队员自己清理外帐积雪外,夏尔巴也会根据雪势适时前往每一位队员帐篷处清理外帐积雪,保障队员休息的安全和舒适性。
一夜无梦,拉开帐篷前帘,苍茫大地上点缀着*红点点,乌鸦和苍鹰在营地上空盘旋,营地右侧的山峰不时出现雪瀑,甚至四条雪瀑同时发出巨响。
新疆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李建宏总经理昨天冒雪来到了营地继续他的十四座攀登之旅,他的几位一起刚刚共同完成攀登K2的朋友也来到营地看望交谈,伟哥则张罗着厨房准备中午火锅的食材。
夏尔巴们把伟哥准备的路餐倒在餐厅帐前的塑料布上让队员们挑选。川藏队苏拉也来到营地交流。明天将是十四座马纳斯鲁登山队出发冲顶的日子,大家都抓住这冲顶前难得的好天气来相互交流。
自晚餐前开始,天公作美,虽偶有云雾骚扰,但终究让月光普照大地,皎洁月光如水银泻地,把营地以及四周的卫峰和其他积雪的群山沐浴在一片银白之中。
头灯点亮的帐篷泛出点点*光,与天空中皎洁的月亮,闪闪的星光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美丽无比的画卷,点缀着这美好的夜。在冲顶前也是中秋节前夜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大家一起赏圆月,吃月饼,与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人遥寄相思,也为即将到来的冲顶默默祈福。
延伸阅读01.各自安好唯我愿——十四座马纳斯鲁攀登手记(一)
不只是攀登---十四座探险俱乐部年珠峰(南坡)---洛子峰攀登计划
01.当准备攀登时,需要准备什么?
02.那一刻,心脏为你跳动的下
03.登山
昆布冰川之下的极美山景房
04.珠峰
像是梦一场
05.四月八日
与加德满都重逢
06.登山
喜相见
07.漫步山野--与自己对话
08.登山
马卡鲁峰的日与夜
09.登山
伟大的挑战与温和的爱
10.为什么是马纳斯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