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浊的河水中,一叶皮划艇正在艰难的前行
这是纪录片《水的重量》的一帧画面
/汹涌河水中的皮划艇
片子讲述的是主人公ErikWeihenmayer
驾驭皮划艇穿越科罗拉多河的故事
/ErikWeihenmayer(左)
这个片子获得了年班夫山地电影节的综合大奖
当年的风头甚至盖过了今年拿奥斯卡的《FreeSolo》
评审团成员说这是部让所有人都感动的电影
不仅震撼于挑战多么惊心动魄
更是最基本的情感的触动
/《水的重量》海报
究竟是什么内容如此让人触动?
在最前面的就是片子的主人公Erik
眼尖的你应该已经发现了问题
他的眼神有些不对劲
/Eric的眼神没有聚焦点
是的,Erik13岁时就双目失明
他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东西
包括这滚滚巨浪
/汹涌的河水对于他来说只是漆黑一片
在Eric3岁的时候
他就被诊断为患有“视网膜分层剥离”
这种罕见的眼疾会造成视网膜从瞳孔中央逐渐脱落
最终完全失明
医生给Eric的预计年限是21年
/小时候实力尚存的Eric
还有一些视力的Eric
在普通学校中辛苦的坚持着
坐在第一排,用特别复印的大字课本
用放大镜逐字阅读
用打字机记笔记
/上课时Eric用打字机记笔记
他还特别喜欢玩单车
在家门口用木板撘成斜坡一飞而过
从小就有好动基因
/完全不像视力有问题的孩子
不过在13岁时,Eric完全失去了视力
提前失明的打击让他变得叛逆而暴躁
拒绝使用手杖,拒绝学习盲文
每天只与自己的导盲犬待在一起
在失明前,Eric被禁止参与剧烈运动
以防视网膜提前脱落
而现在他已经完全失明了
失去了限制的Eric开始体验之前早就想玩的事物
他最先选择了摔跤
在剧烈的对抗中发泄自己的情绪
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
就当Eric在摔跤中逐渐恢复心态的时候
有一个巨大的打击降临了
他的母亲因车祸去世
“即使失明一千次,和这般悲痛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这次Eric不在是小孩子会不顾一切的宣泄情绪
虽然悲痛,他却冷静异常
“上帝会夺去我们生命中最为珍视的东西,
于是我们只得依赖第二重要的勉强过活,
然后,上帝连第二件也会拿走。
我们要学会在不断失去中存活。”
第二年春天,Eric参加了一个盲人培训
这里有很多Eric同龄的盲人伙伴
他们互相鼓励学习
正是在这个期间,Eric学会了用声音判断距离
更是第一次接触了攀岩
/攀岩中的Eric
虽然视力受限
但在攀岩的时候,从手指间传回的感觉
让他可以收获岩壁上的各种信息
/需要用手摸索挂点
沿着线路可以找到凹槽
摸着断裂的痕迹可以寻找裂缝
他惊奇的发现,自己可以摸着攀岩
他的探险人生,由此开启
/一路摸索的攀岩
家里人也很乐于看到Eric走出阴影
他的哥哥和父亲经常和他一起出于徒步、登山
走过秘鲁的印加古道、塔吉克斯坦的帕米尔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的Batura冰川
虽然看不见眼前的风景
但他的皮肤他的呼吸都能感受到周边环境的不同
/沿着绳索徒步在冰川之上
Eric也结识到了更多专业的登山玩家
一起训练出了只属于他们的登山方式
在和队友一起攀登的时候
他跟随着“叮铃叮铃”的声音
这是队友登山杖上的铃铛在响
用来帮助Eric找对方向
/带头的队友手杖上会绑上铃铛
手持两支特制的登山手杖,这样即使在冰雪中
他也能准确找到队友留下的脚印
/用两个手杖寻着脚印
在接触学习攀登的过程中
Eric一直都努力做到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他想要的登山不是别人背着他,安排好一切帮他上去
而是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去
即使眼前漆黑一片
/队员也会平等看待Eric
在训练过程中
即使朋友帮他搭帐篷
他回家后还是会自己摸索着搭起帐篷
/登山练习中全副武装的Eric
他还学会了绳索打结、雪谷救护和雪崩急救
每天背着60多斤的背包训练体能
随着技能和状态越来越好
Eric和队友们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不如我们去攀登珠峰吧
/登山前,队友会用Eric的手杖指示一下山顶在哪
盲人挑战世界最高峰,一开始就受到质疑
许多登山前辈写信过来
劝Eric放弃计划
不过他本人和队友都相信这是可以实现的挑战
攀登珠峰前要穿越昆布冰瀑
途中有许多冰裂缝,横梯在风中颤抖
艾瑞克第一次花了13个小时才完成冰瀑穿越
如果是正式登顶,在这里花费13小时
会严重浪费体力,肯定不行
/冰瀑中一些地方需要架设梯子通过
第一次的尝试打击了大家的信心
珠峰的难度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
先前合作无间的队友,现在也开始怀疑
带Eric前来是不是一个错误
/Eric通过冰瀑地形
幸好,他有不轻易放弃他的团队
也有百折不挠的勇气
经过一次次练习,他渐渐适应环境
将时间缩短到了5小时
在这段适应性的训练过程中
Eric体重降了20多斤
克服了冰瀑之后,冲顶开始了
在南坡背面,要经过6米几乎垂直的雪坡
爬上刀刃一般的山脊
艾瑞克调稳呼吸,先用手杖找好脚印
然后小心地将脚慢慢放进去
他早已在黑暗中进行了无数次这样的练习
一步一步越过了这个难关
在最后的希拉里台阶冲刺的时候
面对光滑危险的坡面
他顽强地向上挪着
年5月25日上午10点
Eric终于顺利完成珠峰攀登,站上了世界之巅
/没有视力也能登顶珠峰
虽然对于Eric来说
在珠峰上依旧是看惯了的漆黑一片
但有些感受是眼睛看不到的
在下山前,艾瑞克跪在雪地里
从怀中拿出母亲的吊坠,亲吻之后
将它挂在顶峰的经幡上
母亲相信他会过上与众不同的生活,他做到了
/和队友登顶之后兴奋的Eric
这整段攀登的故事都被改编成了电影《触摸世界之巅》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里面有很多细节,让人惊叹的生而为人的力量
/电影《触摸世界之巅》
在攀登珠峰之后,Eric并未止步
成为了首位登顶七大洲最高峰的盲人登山家
当大家以为登顶珠峰会是他一辈子最棒的体验的时候
但他却一直提醒着自己
“不要让登顶珠峰成为你做过的最棒的事情。”
纪录片《水的重量》的想法应运而生
年9月,Eric和失明的海*退伍*人LonnieBedwell
来到科罗拉多大峡谷
这里是世界上最惊险的白浪漂流胜地之一
/科罗拉多大峡谷
沿途会有4.5米的波浪、8米的瀑布
和校车大小的漩涡,更有多个急流奔腾不息
在团队的语音指引下
两位盲人划行千米
完成了科罗拉多河的全程漂流
/两位盲人的激流皮划艇
和湍急的河水相比
登山简直可以说是“非常稳定”的户外活动了
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河水对于盲人来说太难掌控
“你不能走你想走的路线,
路线是河道随机给的未知路线。”
有一次激烈的漩涡将船牢牢困住
Eric栽进水里,从驾驶舱里被吸走
他完全不知道哪里才能上去
周围的水声似乎吞没了一切
Eric完全不知道哪里才能上去
混乱之中被安全船抓住
/Eric被激流冲入水中
失明带来的不便显而易见
黑暗、恐惧、不安
即使成为了最杰出的盲人探险家
滑雪、攀岩、攀冰等户外运动也都能完成
却也无法否认这些缺点
他只是尽可能地克服困难,并用其他感官接触现实
/平日里他还会滑雪
他还创立了“无障碍(NoBarsriers)”公益组织
通过组织户外运动鼓励残障人士
“找到自己的内心目标,并为世界做出最大贡献。”
/帮助更多残疾人体验世界
以前,当人们被问及“盲人”的时候
最常想起的人就是海伦·凯勒
而现在有人可以说出ErikWeihenmayer
Eric的故事点燃了许多残疾人心中的希望之火
比如加拿大籍尼泊尔人autam
他是第一位登上珠峰的无臂残疾人
/无臂登上珠峰
比如因为意外失去手臂和双腿的KyleMaynard
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登山
“失明并不会使我变得沉默”。
生命并不会因为身体的限制而逊色
猜你想看
▼
天灾?“流星”飞过超级月亮,直冲闹市街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