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日本的昆布鱼籽卷)
问题一:于是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在我们中文里,海带和昆布这两个词,也是指同一个植物吗?
答:要分情况!
首先,明确一个知识点,即目前在菜市场里看到的海带科海带,其实是民国初年才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是舶来品。并非自古而今就扎根于中国海岸的原生植物。
那在千百年前的中国古籍里所记载的昆布与海带又是何物呢?
根据学者分析考证,古人所说的昆布更多是指一种类似于裙带菜,隶属于翅藻科的鹅掌菜。而古人笔下的海带更多是指山东登州海岸的野生大叶藻,民间俗称“海带草”或“海韭菜”。另外从名词内涵讲,“带”者,偏细长形态;而“布”者,更偏向平面展开的形态,更强调一点宽度的感觉。因此在古中文的环境里,昆布与海带并非同一个植物。而且鹅掌菜与海韭菜都不是今天的引进品种海带。
问题二:既然现在的海带并不是中医古籍里的昆布植物,那还能发挥出同样的中药功效用在中医治疗里么?
答:可以的。主要根据有三个。
一是药圣李时珍所著之《本草纲目》中描述昆布时曾写了这样一段话,“盖海中诸菜性味相近,主疗一致。虽稍有不同,亦无大异也。”其意是说,海中藻类的蔬菜,因为中医的性味属性相近,生产环境也相近,因而在中医功效上,大同小异,没有根本上的差别。
二是根据官方《中国药典》昆布来源的描述,认为无论是从日本引进的海带科海带属植物海带,还是原生于中国本地的翅藻科鹅掌菜属植物昆布,都是可以作为药用昆布入药的。
(图4《中国药典》中药用昆布来源的描述)三是在药科的学院派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沈阳药科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昆布的课题研究。通过实验结果证实:海带与昆布里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海带多糖,其药理作用基本一致。虽然鹅掌菜的确更贴近中医古籍里所用的昆布,但鹅掌菜因为种植技术的限制,目前市场供应仍多以野生品为主,因而较难以规模化标准化的供应医药企业。所以不是不想更符合中医传统的药用要求,实际情况是实在产能不足供应药企。所以在功效大体一致的情况下,以海带作药用昆布入药,也是可以接受的替代选择。比如海昆肾喜胶囊的“海昆”二字,其实就是暗指该中成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提取自于海带和昆布。
问题三,中医认为昆布的作用是什么呢?
《中国药典》有如下描述:
咸,寒。归肝、胃、肾经。
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6?12g。
功效可以简化为9个字,消水肿,散痰结,治水道。
中医认为,水道通畅,使痰水之邪的肿结有了出处,自然痰水聚集之邪也就逐渐消退。
从西医上讲,跟海带里所含的甘露醇也多少有些关系。我们知道甘露醇是西医临床常用的脱水剂,这个消水肿药物甚至连脑水肿都可以消解。而在中国上个世纪,大部分甘露醇药品并非化学合成而得,恰恰是从海带中提取而来。
所以你看,尽管西医粉和中医粉互相不对付,但是在昆布消水肿这件事上,我认为西医粉和中医粉还是很容易达成一致的。
另外最新的药理研究还证实,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的多糖成分,不仅具备抗病*的作用,还能在体外实验中观察到抗肿瘤的活性。另外的一些体外实验还发现海带当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俨然一副三高病人之友的样子。因而,在日本经常能听到宣传说,琉球岛民之所以平均寿命高达93岁,跟当地人喜食昆布海藻有关。
问题四,昆布海带虽好,是否也应注意不可贪多呢?
是的,唐代《食疗本草》说昆布,“下气,久服瘦人”。如果你是身体丰腴,把海带当做减肥的辅助食物,从营养学的角度,确实是可以的,甚至因为海带的单位热量比较低,也算是减肥期间的推荐食物之一。但如果你本就不胖,体质比较虚弱,那么海带不适合长久多食。明代《医学入门》便说昆布,“胃虚者慎服”。
另外因为“下气”,中医认为昆布的作用趋势是向下通利水道,所以尽管海带善治各种水肿,但妊娠性水肿的孕妇们不建议多服久食海带。
最后,既然是药食同源,给大家推荐一款含有海带,具有清肠排*养颜功效的药膳汤:海带板栗排骨汤
主料:海带(鲜)克板栗克猪排骨克调料:盐4克醋2克味精2克步骤:1.海带、板栗、猪排骨分别洗净;2.猪排骨剁成块;3.海带稍加醋浸泡片刻,切成丝;4.板栗用热水泡胀,去除内皮;5.将猪排骨、板栗放锅内,放至旺火上煮沸,撇去浮沫,加入海带,转用文火煮1小时;6.猪排骨肉熟易脱骨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end
供稿:王焱审稿、排版:蔡悦萍欢迎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