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昆布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跨年总结1书里的生活和生活里的书
TUhjnbcbe - 2020/11/26 3:39:00

匆匆忙忙之间,年来到了最后一个月。我们对时间最为敏感的时候或许就是年末的时候。一年里或许你长高了,变瘦了,或许你来到了新城市,换了新工作,或许你幸福的找到了另一半……无论怎样每一年都值得纪念,因为每一年都与众不同,不能重来。

感谢,让我们在成长中走过。也感谢你这么久的陪伴和支持。一年来,我们一直守候在这里,为朋友们推荐新书、好书,不知道你的书架上有多少本我们推荐的书,但我知道,阅读,始终在你的生活中。

本期开始,让我们用四期时间,也做一份小小的跨年总结,一点一点,翻过的最后一页。这一期,我们的主题是“书里的生活和生活里的书”。

大多数人年末都无比忙碌,感觉一下子冒出了很多事,很多事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必须做完,如果说平日里也在忙,那至少还能忙里偷闲,而年末的忙却能忙出一个“年末焦虑症”的专有名词。

生活的内容不是匆忙,匆忙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希望你能抽身片刻,让自己慢下来一会儿。那些你向往的"别人的生活"其实不远,一杯茶,几页书,半个小时的放松,这样的惬意没你想象的那么难。跨年总结第一本,我们先从放松聊起。

忙碌的时候放松减压的方式有很多种,吃零食就是很多人选择的一种。今天推荐的第一本书你一听名字就会放松,这本书名叫《啊!又想吃零食了》!是超人气内容品牌“食帖”特集系列的第24本书。

书中通过“超级零食工厂探秘”、“有关零食的一切可能”、“自己动手制作零食”三大板块,沿着零食发展演变的时间线,展开对零食的专题解读。

如果你一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变胖了,那我们也要努力的做一个懂吃会吃的胖子。这本书采访了众多零食企业的高管,通过他们的专业解读,你会了解到零食是如何制造的,从研发到生产再到营销的整个工作流程,为你揭秘全球知名零食品牌的诞生过程。

零食业内的行家里手,带你梳理零食发展历史,分析未来零食动向。这本书还能帮你学会挑选零食,通过配料表的添加剂,揭开零食中糖的秘密。让零食,也可以吃的很健康。

对于不少吃货而言,除了吃,更是想亲自动手体验一把。书中早已为你准备好了烤鹰嘴豆、烤蔬菜脆片、红薯芝麻脆条、棉花糖坚果黑巧克力块……更有各种咸甜风味零食,肉类零食,醋昆布、手烧仙贝、咖啡布丁等二次元零食食谱。

当你把吃零食上升到热爱生活,用零食拉近人与人关系,以及放松压力的高度,那么小小的零食就有了大大的意义。这样的书,边读边吃,一定能帮你赶走焦虑,轻松一刻。

当然,生活中有些焦虑是赶不走的,需要我们平静的接受,再慢慢的纾解。比如,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事终将只能留在回忆中,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与其焦虑,不如怀念过往珍惜现在。

过去的一年,对于年轻人而言,可能只是漫长一生中的又一年。对于一些老手艺人而言,一年,可能是行业走向灭忙的一年。每一年回到故乡,也许街道没变,但一声声吆喝,一个个传统的老行当,静悄悄地消失在生活之中。接下来请出本期的第二本书《消失的行当》,让我们从书中找寻那些或已消失,或濒临消失的老行当,让我们一起在记忆中追寻那些曾经的温暖。

《消失的行当》描绘了一百一十五种如今已不多见的老行当,如铁匠、桶匠、豆腐匠、烧炭人、杂耍艺人、澡堂搓背人……每一老行当中都是一个岁月故事,从它的诞生,成长,辉煌,直至最后的落幕,串联起来也是一部微观年代史。

在那个没有更多选择的时代,工作就是为了吃饭。人们常常说“可惜”,东西坏了就修修再用,绝不简简单单换一个。这种朴实的生活中传递出浓浓的人情味道。而如今,生活越来越便利,我们是否却因之丢失了珍贵的东西?

本书的作者泽宫优,出生于熊本县八代市,毕业于青山学院大学文学系、早稻田大学第二文学系。《消失的行当》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主要以努力生存的小人物为创作主题,每一个小人物,都是自己人生聚集中的主角,都在特定的世界里发光发亮。

每一个老行当都有配有手绘插图,让读者能直观的领略到老行当的迷人魅力。插画出自画家平野惠理子,她出品了不少图鉴,主要作品有《日本岁时记图鉴》《我的东京散步术》《料理图鉴》《生活图鉴》等,每一个画面都精致动人。

无数的老行当在时代的变化中慢慢消失,希望这些老行当不仅能唤起你我久远温馨的记忆,更可以让人从中学习专心做一件事的幸福,回忆起那些安静愉快的少年岁月。

时光带走了很多,也带来了很多。忙碌或许能改变你的生活节奏,但希望它改变不了你热爱生活的态度,愿你就算再忙碌也能拥有雅致的生活。生活有很多面,你也可以有很多面,可以有焦头烂额的一面,也请一定有淡然精致的一面。

下一本书来自梁实秋先生的《不如雅致过生活》。

雅致的生活并不完全等于物质的生活,金钱以外,才是生活的本色。忙碌时拼命打拼,闲暇时享受生活,而在爱生活的人眼里,生活处处可爱。

梁实秋,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他曾这样描述他的雅致生活:“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这份简单、安静、从容,或许是如今的人们最应该拾起的生活的姿态。

《不如雅致过生活》收录了梁实秋先生以“雅致生活”为主题的代表作品。在梁实秋的笔下,饮酒、喝茶、照相、旅行、下棋、写字、音乐、读书等生活中琐细平常的每一处,都透出一种闲适雅致有趣的情味,也有深刻睿智的洞见。雅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心境,更是一种品格:即“不事声张的勇敢,稍许的刻板,以及在生活的泥淖里照常煮茶的性格”。

雅致生活并不难得,它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内心姿态。内心淡然、平和、从容,让自己能够慢下来、闲下来,细微处,你也可以拥有雅致生活。回想一下,这些时刻一定有,或许就在你发出的每一个朋友圈里,那是你最爱生活的样子,很多人都希望常常看到。如果你的已不好改变,希望在年我们能遇见一个懂生活,够精致的你。

千万不要以为精致就等于买买买,精打细算是一方面,买的好,买的对更是一方面。年末时刻,除了抢一张回家或旅行的票,你是否也盘算着给自己一个靓丽的形象迎接新一年,下一本书或许能给你很多实用的建议。

《日常的衣服》作者林行雄,林多佳子,他们并非国际明星或服装设计大咖,他们是年在日本兵库县西宫市开设复合品牌时尚店的老板夫妇,而他们才是直接接触普通消费者的接地气的服装专家。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正是因为整本书给你的都是可复制的建议,可以最简单明了的带你提升“衣品”。

书中讲述了作者夫妇二人从买衣服到卖衣服的创业故事。透过日常的衣服传达了“让每一天都过得平常、轻松、舒适”的生活态度。他们提出了使日常生活过得更加舒适的“基本款服饰”理念,通过日常衣服的穿搭来传达人生哲学。

“如何选择合身的衣服”、“如何选择合身的裤子”、“如何搭配协调”看看这些标题你一定就迫不及待的看看里边到底讲了些什么,别着急、除了这些书中还涉及很多关于外套、披肩、鞋、包等等的小经验,非常实用。

其实穿衣服的过程就是建立自己风格的过程,在日常的衣服中找到让自己感觉“舒适”的元素,你会发现,你所追求的风格、时尚、品位,不过是找到那个衣服包覆下舒适、愉悦且安然的自己。

《日常的衣服》这么不起眼的书名,普通的作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跨年总结1书里的生活和生活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