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值班抽“大中华”挨友痛批,领导冤否?
台风“浣熊”袭击海南文昌市,有友将抗灾现场有镇领导抽“大中华”的图片贴到了上。结果相关领导都急着撇清自己与香烟的关系(4月21日《海南特区报》)。在笔者看来,即使镇领导在值班时,真的抽了“大中华”,发帖和争议此事的友,也实在有些大惊小怪了。不就是一盒“大中华”吗?“大中华”价格是否昂贵,领导该不该抽这样的香烟,跟当时是否抗灾值班现场,有多大的关系呢?换句话说,如果领导平时可以抽“大中华”,那他们在值班的时候,就仍然可以抽。而如果领导抽“大中华”,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事,那即使当时不是抗灾值班,他们也不能抽它。其实,领导平时能否抽“大中华”,也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对于机关干部而言,通常只有办公场所禁烟。更无品牌方面的具体要求。只是,如果正常都抽“大中华”,工资可能会承受不起。而群众对抽“大中华”的干部,会很自然地生出怀疑,“抽的人不买”,认为他可能有贪腐行为。所以,领导抗灾值班能否抽“大中华”,本身是不值得争议的话题。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干部日常的消费水平,是否与其收入水平相称。而如果有明显的不符,能否拥有通畅的渠道,让其对公众作出解释,或者让有关部门去查。现在看来,这渠道是不够通畅的。笔者以为,在文昌的“中华门”事件中,“大中华”只是一个载体,在它身上所承载的,是民众对反腐败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