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资产仅为1561.6万
宝馨科技欲溢价28倍收购友智科技
“蓝图”比拼
2013年9月30日,宝馨科技拟以11.92元/股发行不超过2800万股和支付1.3亿元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陈东、汪敏持有的友智科技100%股权。此外,宝馨科技拟以10.73元/股的底价发行不超过1397.95万股,募资不超过1.5亿元,其中约1.3亿元用于支付收购价款,其余募集资金将以增资或借款的方式提供给友智科技,用于支持友智科技的业务发展。
截至今年6月30日,友智科技账面净资产为1561.6万元,预估值为4.5亿元,预估值是其账面净资产的29倍之多。对此,公司解释称,这主是因为随着国家加大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和投入,预计友智科技未来几年业绩将实现大幅增长。
而三年前,宝馨科技IPO时,也曾对其上市募投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项目达产后,公司每年新增收入约2亿元,新增利润总额约5000万元,公司的盈利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宝馨科技2010年给市场画出了如此美妙的“蓝图”。但上市近三年时间,公司“数控钣金结构件生产线扩建项目”投资进度仅为53.81%,“研发检测中心新建项目”投资进度22.33%。按照公司IPO承诺,这两项目应该于2013年6月30日完工,而日前公司却发布了募投项目延期公告。
较为讽刺的是,IPO项目“慢爬式”的投资进度,与公司三年前说辞形成鲜明对比。2010年时,公司向市场介绍其产能利用率已经很高,主要设备的开动率多为90%以上,扩产“迫在眉睫”。如今看来,公司融资“得手”后,却并不急于投资建设。
“收益”比拼
宝馨科技今年的重组数据显示,标的资产友智科技在2011年、2012年和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65.13万元、135.43万元和855.86万元。此次,重组方承诺:友智科技2014-2016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3600万元、5100万元和5850万元,不达预期将对宝馨科技进行补偿。
“友智科技业绩状况本就不如人意,谁来保障收购后,其业绩便可以扭转?像所有企业重组一样,这份资产在三年内可以有重组方进行补偿,那三年之后,谁又来给我们保障呢?”北京一投资者向表示了担忧,2012年仅100多万净利,2013年业绩未可知,2014年就能达到3000多万,简直太跳跃了,公司重组就是赌预期么?
现如今,公司IPO项目表现已经给市场敲响了警钟。IPO融资前,宝馨科技口中“每年会新增收入约2亿元”、“新增利润总额约5000万元”全部化为泡影。
实际结果如何呢?公司最新中报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IPO融资项目“数控钣金结构件生产线扩建项目”、“研发检测中心新建项目”以及公司超募资金投资项目总计实现效益111.11万元,2012年实现效益110万元。也就是说,公司IPO募资三年时间,仅赚200多万元。
而宝馨科技这几年业绩表现更加令人担忧。2010年12月3日,宝馨科技登陆中小板上市,上市当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率高达43.63%,但成功融资后的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增长率分别为-17%、-34.63%和-54.5%。上市年(2010年)恰好就是宝馨科技业绩的“分水岭”。
补偿额与溢价额存差距
带着上述疑问,《大众证券报》致电宝馨科技了解情况,董秘章海祥向做了部分解释。
:公司IPO募集资金中有近四成资金未使用,公司为什么急于募资扩张呢?
章海祥:上市以后,公司考虑两条腿走路,一是公司本身的业务发展,二是依靠资本市场的机会,这也是公司的发展策略。这次找到了合适的标的,公司觉得现在重组比较合适。
:友智科技在2011年亏损、2012年盈利百万和今年还未有结果,但重组方承诺2014至2016年扣非后净利不低于3600万元、5100万元和5850万元,友智科技如此“跳跃”的业绩,公司有没有考虑其中的风险?
章海祥:没错,从财务数据看,它前后业绩差距比较大,所以我们准备2013年运营下来后,公司再发布草案。不过,我们调研时发现他们前期研发上投入了不少资金,利润这块没有体现出来,另外它的市场业务也没有起来。但去年开始,*策上对环保有推动,公司认为有发展机会。
:即便将三年的业绩承诺总额相加,额度不到1.5亿元,这与29倍溢价收购额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章海祥:我觉得这次标的毕竟是个新公司,单纯从溢价上看,其实很难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