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昆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发明味精全因为海带解读吃完含味精
TUhjnbcbe - 2023/11/11 20:02:00
发明味精全因为海带?解读吃完含味精食物会觉口渴?不论是在餐厅外食、或是自家烹调,能「增强鲜味」的调味料常被加在料理中,因为当料理的鲜味被提高,人们会觉得食物尝起来更美味。其中最为人熟知、能提高鲜味的调味料非「味精」莫属,主要关键在于「麸胺酸钠」这个带来鲜味的成分。但从年开始传出「中国餐馆症候群」至今,味精对人体是否有害的争议不断,年7月,欧盟食品安全局更是重新评估味精的摄食量,将味精的安全摄入量调整为每公斤体重30毫克,即60公斤重的成年人一天不超过1.8克。究竟鲜味是什么?味精中带来鲜味的成分「麸胺酸钠」又是什么?对人体的影响为何呢?鲜味,是继酸甜苦咸后,被发现的第五个味道具鲜美滋味且能引起食欲的食物,统称其具有鲜味。食物中酸、甜、苦、咸的味道,很早就被科学界所探知,但鲜味的发现,却是等到20世纪初,由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化学教授池田菊苗所鉴别出来。池田菊苗教授是怎样发明味精的?下图看味精的发明过程:偶然间,池田菊苗发现味噌汤中添加海带,能增加汤头的鲜美,便开始着手研究海带的成分。年时池田菊苗成功从海带中萃取出30克的麸胺酸钠。他发现,若食材含有麸胺酸钠,品尝起来就会让人觉得更加美味,因此他便将这种味道的感觉命名为「鲜味umami(うま味)」。自此,鲜味更成为第5个被科学界发现的味觉。在萃取出麸胺酸钠后,池田菊苗进而开发了大量生产麸胺酸钠的方法,成了味精的发明者。鲜味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为什么吃含有味精的食物会口渴?味精的主要原料是「麸胺酸钠」,人们在料理时加入味精,味精会水解成「游离麸胺酸」和「钠离子」,而「游离麸胺酸」则会与我们口腔里的味觉受器结合,味觉受噐便会向大脑传递更强烈的讯号,影响我们对于味觉的评断、让我们感受到鲜味,觉得食物特别好吃。那为什么有些人吃了味精容易感觉口渴呢?这并不是因为麸胺酸钠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钠离子」的关系!在烹调过程中加入味精,味精中的麸胺酸钠溶解到水中会分解成「游离麸胺酸」和「钠离子」,「游离麸胺酸」与我们口腔里的受器结合后形成鲜味,而分解后的「钠离子」则会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循环当中。市售的传统味精是麸胺酸钠,虽然组成含有钠,但味精并不像盐巴的咸味容易被分辨,所以烹调料理时,加了盐又加了味精,就容易会有钠离子摄取过量的状况,而过多被分解出来的钠离子,才是让身体有不舒服反应的主因,所以使用味精的同时,也要注意盐巴的使用量!除了味精之外,还有哪些食物、食品都富含鲜味物质?下图看答案!具有鲜味的物质不是只有味精,许多天然食物都能表现出鲜味,比方说牛肉、鱼肉、鸡肉就含有很丰富的麸胺酸。而自然界中富含最多鲜味物质的蔬果就属「番茄」,它是所有蔬菜中,游离麸胺酸盐含量最高的。这也是为什么番茄能被用在许多菜肴里,而且味道还非常对味!日常或年节常用的干货,例如南北杂货行里的海带、昆布、鱼干、柴鱼,也都是常见富含鲜味物质的种类!除了天然的食物,我们常用的食品与调味料,有许多都富含鲜味物质,例如亚洲的发酵食物豆腐乳,每克含有毫克的麸胺酸钠。而经3天发酵后的天贝,游离麸胺酸盐的含量每克就含有0毫克,这些食物常被加在米饭或蔬菜中增添美味。东南亚洲常用的调味料,鱼露,在制作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鲜味物质,而鲜味物质含量的多寡也决定了鱼露品质的高低。生活中有许多食物都富含鲜味,这让我们觉得食物比较好吃,但我们是如何感受鲜味的呢?麸胺酸在人体中是如何运作的呢?但对于味精,你是否还有很多疑问与好奇呢?这次专题将从人体感受鲜味的天性与受器开始,并介绍食品中常见的鲜味添加物,让你对鲜味有全新的了解!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明味精全因为海带解读吃完含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