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昆布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致敬国家工程师系列报道之五中国汽车故事第一章
TUhjnbcbe - 2020/6/25 11:07:00

《致敬!国家工程师》系列报道之五:中国汽车故事第一章


编者按:13层楼高的8万吨大压机,锻压出飞机的起落架、主梁;上千个软件组成的络控制系统,成为高铁列车的大脑和神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期待着挽起南海的浪涛;4000吨起重机,将为大型核电站扬起臂膀。


重大装备制造,事关国家命脉、国家安全。在这个领域默默付出的人们,当得起国家工程师之名。他们专注的,是代表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国重器;他们的事业,撑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新华与《瞭望东方周刊》联合推出大型报道《致敬!国家工程师》,向读者介绍十个代表中国创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项目以及它们的核心团队。


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中国,终于在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汽车制造工艺中夺得一席之地作为流程之首的冲压技术,已被中国企业所研发、收获。


在山东烟台的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公司车间,一块钢板从进入冲压机床到成为一扇车门,只需要4秒钟。


也就是说,这些带有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标识的机器,每分钟可以生产15个包括车门在内的车身冲压件。此前由德国提供给中国汽车企业的冲压机床,最快的速度为每分钟13.5个。


到2014年夏天,中国境内的汽车生产企业中,80%的冲压机床都来自济南二机床。而其他3个工艺流程,所需高端设备均需从国外进口。


作为济南二机床的董事长、总经理,张志刚是这个中国自主故事的最佳讲述者。与众多装备制造重大成就一样,这也是一个与国家尊严有关的故事。但在张志刚看来,大型快速高效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只是这个故事的开端。


他提到2001年带队到伊朗竞标:因为制裁,行业内最好的德国、日本企业都没有参加。中国人原本觉得把握很大,结果却是韩国企业中标。


韩国这个企业要说它的技术,我们也不服,企业规模也没我们大。伊朗人告诉我,等有一天你看到我们德黑兰大街上跑着中国品牌车的时候,你们中标就有戏了。张志刚在回国的路上一直琢磨,我们中国人应该争口气。


10年之后,济南二机床在底特律赢得了福特汽车公司的第一条生产线,中标以后,走在底特律大街上,看到川流不息的各国名车,我心中没有感到自豪。


又过两年,拿下福特公司在美国肯塔基工厂的第六条生产线后,张志刚才感觉到骄傲和自豪。但是,如他所说,这场塑造中国装备制造形象的国际大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来自中国的印钞线


从构成来说,汽车通常分为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电气设备四部分;按照轿车制造流程,则分为冲压、焊装、涂装以及总装四大工艺。


具体讲,首先通过冲压将平整的钢板料,按照相应的形状要求,在4到5台压力机的作用下,去掉多余的部分,形成轿车的侧围、四门两盖等诸多覆盖件。


其次,焊接机器人将各类冲压件组焊,形成车身;然后,经涂装工艺对车身喷漆,起到防锈、美观的作用;最后,将车身、轮胎、车灯、音响、座椅等所有零部件总装,成为整车。 冲压是第一步,包括车门、顶盖、侧翼板、立柱、发动机罩等等,车身70%以上的零部件由冲压设备冲压而成。冲压机的压力使钢板发生拉伸或硬压,为钢板开孔,并切掉无用的部分。 作为汽车四大工艺之首,冲压线又被称为 印钞线,属汽车制造装备的关键设备。


2011年这次竞标的原因,就是福特公司希望替换德国冲压公司早年为其生产的冲压设备。


济南二机床为福特提供的5条冲压生产线,一条安装在美国堪萨斯城的工厂中,其他4条安装在福特公司总部的工厂中,取代其原有的23条老生产线。


这次改造,甚至比福特公司新建的工厂造价更贵。


作为采购负责人,福特公司冲压设备规划主管在写给济南二机床的邮件里说,如果这个项目出了问题,他的职业生涯将就此终结。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冲压机床的生产效率是关键因素。


德国企业每分钟13个的纪录保持了近10年。虽然这次竞标中韩国企业报出了更低的价格,但福特公司最终决定将冲压线交给济南二机床。很快,济南二机床又获得了另外4条生产线的合同。


冲压机床是整个流水线的核心。比如精度,直接决定车门能否完美闭合。冲压机床的最高标准之一,就是让产品与图纸的误差趋近于零。


现在普通的常规生产线,一天能生产4000到5000个覆盖件,但我们的生产线,效率是普通生产线的两倍。济南二机床压力机及自动化公司副总经理李超说,成形过程中最难控制的就是冲压力量。


速度要低,力量要平稳,同时还要提高生产效率。他说,在一定的压力下,速度越慢,冲压质量越好;反之则容易导致钢板被拽裂或起皱。


利用压力对金属进行塑造,在工业制造中并不罕见。比如液压机、水压机,它们可以显示出稳定的力量,拉伸效果好,但这种力量的完美控制,其代价是时间长、效率较低。在工业世界中,几乎只有机械压力可以满足速度和效率的要求。


2011年底,福特项目第一次验收,对方提出四五百条问题和意见。中方人员不解,怎么会有这么多问题。对方说,你们应该感到满足,德国人最初给福特干项目的时候,面对的是更多意见和追问。


而到2014年6月,福特第六条生产线验收时,对方只提出了40几个问题。


福特项目之后,奔驰、奥迪、克莱斯勒等世界级车企,纷纷到济南二机床现场考察。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敬国家工程师系列报道之五中国汽车故事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