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冰川下的场景。潘正胜摄
今年“五一”期间,各地纷纷开启人潮模式。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凌晨两点珠峰攀登路线米昆布冰川居然也出现“堵人”现象,微博话题“珠穆朗玛峰凌晨两点还在堵”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事后拍摄者回应称,视频并非摄于五一假期,视频被“搬运”她不知情,雪山攀登一般都在凌晨出发,可能造成了“凌晨还在堵”的误传。
珠峰上凌晨真的排队吗?这个“排队”和“五一”假期有关吗?
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连线了刚从昆布冰川下来的温州籍登山队员潘正胜,听他讲述海拔多米雪山上的见闻。
凌晨冰壁前确实有排队,大约排了90分钟
在网上热传的珠峰“堵人”视频中可以看到,几位登山者正顺着登山绳索攀爬一面冰壁,冰壁下方,更多装备齐全、穿着各色登山服的登山者排成长队等候。
潘正胜是鼎丰探险珠峰登山队队员,他说,网传视频是4月末在攀爬昆布冰川第一个冰壁时拍下的。正巧当天,他所在的队伍也在昆布冰川拉练,他还在视频里看到了他的队友。
“堵人”的昆布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川,位于尼泊尔的东北部,是珠峰南坡攀登的必经之路。顶部海拔约米,这是一处极其脆弱的区域,冰川时刻在移动,表面还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冰塔、冰裂缝、冰锥。
“我那天在‘堵人’的冰壁下,大约排了一个半小时,因为手套戴得比较薄,排队时手有点冻僵。”潘正胜告诉记者,当时出发队伍就有四五支,每个登山者在体能上又存在差异,攀爬速度有快有慢。
昆布冰川共有5个大冰壁,每个冰壁前排队等候依次通过,其实是攀登冰壁过程中很常见的现象。
凌晨气温这么低,光线也不好,视频中的登山者为何集中选择这个时间点翻越冰壁?
潘正胜解释说,正因为凌晨气温低,冰结得最厚,攀爬时的路就比较实,可以提高登山安全性。
每年5月左右都会排队,与假期无关
问起这样的“拥堵”是否和“五一”假期有关时,正在珠峰大本营的潘正胜,在电话那头爽朗地笑了起来。
“这和‘五一’节完全没关系。”潘正胜告诉记者,每年的5月中旬到下旬,是登山者攀登珠峰的*金窗口期。这段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队伍都在珠峰加紧拉练,为最终的冲顶做准备。因此,在遇到攀爬难度较大的冰壁时排长队,其实是每年都会遇到的正常情况。
所谓“窗口期”,是指有利于登山者登顶珠峰最佳天气的时间。“主要是根据历年的当地天气预报的综合统计分析,一年之内在这一段时间,气候转暖,能见度提高,而且气流变化较少,天气状况比较稳定,因此被视为最佳冲顶期。”潘正胜说,根据今年的天气情况,预计窗口期是在5月12日之后。
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34℃,每年10月到第二年三四月,是当地的风季,尤其在珠峰地区米高空,由于没有遮挡,风力非常强劲;而每年的6月到9月又是当地雨季,多出现雨雪交加或大风雪天气。因此,处于风季和雨季短暂交替期的5月成为登山活动的好时节。
“即使在这个时节,也只有两三次适宜于登山的好天气,而且每次只有连续两天半左右的好天气。各个登山队根据气候特点,一般4月份开始准备,5月份突击攀登珠峰。”潘正胜说。
攀登珠峰至少3年相关经验,“说走就走”不适用
潘正胜说,在向珠峰发起挑战的攀登之路上,目前已探索出十几条可以登顶的线路。但现在只有中国境内的北坡路线和尼泊尔境内的南坡路线,相对来说适合普通的商业登山。
商业登山一方面有大量的团队支持,另一方面登山成员的能力和水平,跟职业登山者相比有较大的落差。对于商业登山者而言,选择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线路进行攀登更为稳妥。
“攀登珠峰至少需要积累3年的高海拔经验,初学者建议先从米练起,一步步进阶。”潘正胜说,登山考验个人身体素质、协作能力等,没有前期准备就上珠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潘正胜看来,体能锻炼、钱,都是登山的必备条件:“南坡路线的费用在30万至50万之间,包括攀登者的自身装备费用、氧气费用、攀峰向导的服务费用,还有往返机票、食宿等。”从精力、财力再到毅力,对于攀登者而言,这注定是一场艰辛无比的考验与跋涉。
在上月完成了昆布冰川C1、C2营地的拉练适应后,潘正胜所在的队伍暂时离开了珠峰大本营,前往加德满都休整,等待今年窗口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