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昆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标准煎液科学问题的探讨 [复制链接]

1#

⊙作者:张水寒,梁雪娟,刘浩,万丹,户田光胤,陈林,周融融,*璐琦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汤剂是中药煎煮后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制剂,是临床应用最成熟、范围最广的药物服用方式,其临症配伍的组方形式最能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然而,临床应用中个性化煎煮导致传统汤剂质量均一性差、疗效不稳定,严重影响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疗效。为适应新时期中药服用方式的新发展,有“净、便、小、惠、精、稳”优势的中药配方颗粒应运而生,但因缺乏规范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及精准的临床用量而在进一步发展中受到制约。基于传统汤剂制备过程和服用方式,笔者提出中药标准煎液的概念,旨在以中药标准煎液为模式标准,固化产品形式,标化生产过程,建立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体系,确保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稳定、均一,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1

中药配方颗粒发展历程

1.1

中药入药形式的演变

先秦地理典籍《山海经》记载药物种,大多一药治一病,如栎“食之已痔”等。《神农本草经》载药种,记载了每味中药的气味所主。商代汤液出现之前以单味生药应用为主,之后,药物入药形式开始由生药转变为熟药,由大剂量的单味药转为适量的复方。东汉时,张仲景撰用神农本草,论广伊尹汤液,撰成《伤寒论》,被誉为“方书之祖”,载方首,冠以“汤”名者首,且在方后注明详备的药材加工与煎煮方法,对煎煮溶媒、加水量、煮取量、煎煮时间、先煎后下等进行规定,详细论述了煎服的过程,形成了成熟的中药煎煮方法与理论。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衍变,魏晋以来铁质工具广泛应用,《雷公炮炙论》记载的药材加工以切、剉、细剉法替代简单的捣碎。宋金元时期因社会动荡,南北阻隔,煮散剂以药量小,制作简单,便于携带而兴盛,但因药少力薄的缺点,待到药材供应问题解决,煮散剂即逐渐衰败;此时溶媒用的量具也变成“碗”、“盏”等生活用具,沿用至今。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药材从临用切制逐渐变化为按照一定规格切制成饮片的形式售卖,以待临证组方;此时对于不同疗效方剂的煎煮时间、火候、用具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1.2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

长期以来,传统中药煎煮方式虽在入药形式、煎煮器具、方法等方面逐步细化完善,但仍存在药材来源多样、家庭个性操作、煎煮过程粗放、量化指标缺乏、携带服用不便等弊端。为解决这些问题,近代中医药工作者们进行了不断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出现了单味中药水剂,以及与煮散相类似的中药颗粒型饮片,但皆因为使用不便、缺乏适用性而未得到推广应用。到了20世纪60~80年代,日本将《伤寒论》经方,遵循古方制法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制备成汉方颗粒,成为日本汉方药厂的主要产品,后被韩国和台湾等地效仿,台湾称“科学中药”。日韩“汤剂”固化中采用减压浓缩、喷雾干燥能最大限度减少药材损失,便于服用,但原料药材未经过炮制,多数汤药根据《伤寒论》的原方生产,种类有限,配方固定,不能临证加减,难以充分发挥中医辩证施治的优势。20世纪90年代,中药配方颗粒即将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成规定量的干颗粒开始受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