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昆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让我温暖一天的汤啊 [复制链接]

1#

天气逐渐转寒,眼见着银杏叶*了,落了,冬天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温暖人的除了羽绒服,大概就是暖呼呼的一锅热汤了罢。

说到汤,第一反应就是老火靓汤,可是回到家或者早起的时候,家里又没有田螺姑娘时候,有一些快手的热汤就可以温暖我们自己了。

我是个喜欢喝汤的人,经常被朋友问到在家都喝什么汤。这一次,阿花就介绍一下在家经常煮的热汤,不用很长时间,早饭或者晚归后都能做到。

韩餐三大汤,参鸡汤、辣白菜汤、大酱汤。参鸡汤太补又有点麻烦的样子,辣白菜汤和大酱汤就显得很是简单易上手了~

我比较爱用淘米水来做原汤,因为其中含有的淀粉在熬煮后会呈现出喜人的粘稠度。淘米水里加入适量的大酱和切厚片的白萝卜,熬煮半个小时关火,最好隔夜。一夜的等待会让大酱汤更好吃,这是看白宗元的节目学的,韩国一个特别厉害的厨师。

最后加入蛤蜊、西葫芦、金针菇,和煎制过的五花肉。一点韩式辣酱完美收工,这个大酱汤就妥了。配一碗米饭,嗝!~

和大酱汤做法差不多,五花肉煎至到喜欢的程度,依次加辣白菜、淘米水、加蛤蜊、加金针菇、大葱、豆腐。

后来我还get到一个让辣白菜汤更上头的做法,在前面那些食材的基础上,放韭菜!!真的,一定要试试,灵*吃法。

老鸭不好买,鸭子喂养的念头越长越瘦,老鸭的重量很轻。年轻的鸭子皮厚油肥,我都会先把鸭皮和油剔下来炼油!

酸萝卜老鸭汤,加些玉兰片,喝个三五碗没在怕的。

差不多冬至的时候,煮个羊蝎子萝卜汤。羊蝎子因为剔除羊肉后的脊骨很香蝎子,得此名。浸泡去除血水,再焯水,防止膻味。其实和羊的种类也有关系啦。炖汤的时候加一点点陈皮会点睛很多。

这个汤是从小时候吃的火腿肠小白菜汤得来的灵感。就是有一天回家,冰箱只有下锅耙这种白菜了,要么就煮面吃要么就煮汤喝,在犹豫吃汤面和干拌之间,面就做成了干拌,午餐肉就切进了煮耙的菜里面。哎呀,又是视觉丰盛的一顿。

巢菜,四川话说“苕菜”,也叫“薇”,诗经中的“采薇”也是这个“薇”。好美的名字。有考据者说分大巢菜和小巢菜。

有时候还会煮一点圆子在里面,落点花椒面和辣椒面。肉末慢慢加水打上劲,用勺子舀出一个个不太圆的肉丸子煮进汤里面。讲究一点的人家会用虎口捏出圆子。肉末里面加一些姜汁和胡椒,那滋味,温暖极了。

用豌豆尖替换巢菜是很好的啦,不过这个时候就要先下圆子再下豌豆尖,豌豆尖烫一下就能吃,起锅前还可以现磨一点白胡椒。嗯,真香。

在排骨冬瓜汤的基础上加几颗瑶柱,喜欢喝汤的人不要打架哦。干瑶柱在汤里面煮20-30分钟就好,太久容易散,太短中间大海的味道太浓。

水多一点,排骨少一点。排骨炖半个钟头后软了再放冬瓜到熟透就刚刚好。

鸡汤虽然够平常,但作为汤品的地位不可撼动。

其实公鸡还是老母鸡,我觉得没啥区别。从健康饮食的角度出发,完全可以把鸡皮撕掉再炖。鸡皮可以用来熬鸡油,少是少了点,吃个面还是够的,并不浪费~

鸡汤加什么食材就真的丰俭由人。瓦屋山龙须笋是鸡汤的好伴侣,无花果也不错,菌菇很好。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都是口口相传的,治愈是不是不用医生开药方就不知道啦。只是冬天的萝卜确实比夏天的好吃多了。

这个是我在海南吃到过的。回家后!立马!安排!复刻!

用电压锅预约的功能预约上牛腩,早上起来萝卜切片和牛腩一起滚几分钟。不过这个辣汤一定要放海南独有的“胡辣酱”,虽然配料中有黑胡椒,但黑胡椒的味不是我们熟知的黑椒味。没有这个酱,做出来就是清汤牛腩。

味增煮一切。在没有喝过味增汤以前,只觉得味增汤很复杂,要特定的材料来做行。接触了以后,味增就是万能的。什么昆布木鱼花熬汤,是我这种小懒虫万不得已不想触碰的。买加入了昆布和鲣鱼的味增不就好了?因为市面上有这样的味增出售啊,哈哈哈哈哈哈。

因为味增的加入,让原本平平无奇的杂蔬汤变得可爱起来。

味增和大酱以及酱油都是*豆制品,同出一脉。味增比起大酱和酱油,多了一份柔软。

味增汤的名字因为材料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有趣。蛤蜊、虾、猪肉、洋葱等食材,都可以,避开过敏的就好啦。我经常在里面加豆腐,全因为饭友偏爱。

年糕鱼汤特别适合在过年的时候吃,取““连年有余””的意思,看,年和鱼都有了。煮鱼汤的精髓是一定要用油把鱼煎一遍,不管是鱼骨还是鲫鱼,大火白汤,小火清汤,熬制火候随喜啦。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汤品啊,甜口的,咸口的,中式的,西式的。随季节的更迭,心情的起伏,口味的变换,都可以组合出让自己也让家人倍感欣“胃”的一碗汤水。

小小的非完全灵感集

望诸君喜欢

互动话题

#你喜欢喝什么汤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