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4日尼泊尔时间9点,中国盲人张洪登顶珠峰,成为亚洲第一位登顶珠峰的盲人,他们用了整整60天。而此时登山团队已经回到加德满都在酒店自我隔离,全队CPR检测和血清检测双阴性,提前在国内打了疫苗果然还是靠谱的!剩下的就是等待航班回国,在此强子以高山向导的身份回忆了张洪这60天攀登的艰辛与不易,文末有部分视频。
年的慕士塔格峰,18天的攀登周期,强子带领张洪成功登顶米的慕士塔格峰。当时张洪说要攀登珠峰,强子觉得这个目标很难实现,毕竟珠峰的攀登不像慕士塔格峰轻松的走上去,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并不容易,更何况是一位盲人。
年因为疫情取消了珠峰的攀登。
年3月30日广州来到加德满都,直至5月28日大本营回到加德满都,整整60天的攀登季,张洪的登山团队经历了太多......
珠峰攀登的五个阶段
1、徒步前往珠峰大本营
2、Luobuqie东峰训练
3、昆布冰川适应训练
4、等待天气正式攀登
5、安全下山平安回家
对于一个盲人的艰辛与不易,您可以把眼睛蒙上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一天就可以感受到,更何况张洪已经失明20多年,登山这项运动的真实环境对他来说太陌生。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地貌他看不到,在他心里也没有概念,而每座山峰不同的特性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之前的攀登经历只能为全新的山峰攀登累积一些经验,但这些经验其实用处也不是很大,因为崎岖不平的山路都不一样,而珠峰更不容小觑。
徒步到达大本营一切都非常顺利,或许几次攀登经历对于张洪来说并不难,走起来也很轻松,只要遇到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冰碛石,他都需要一脚一脚的试探,掌握平衡的同时还要变换不同的步伐,不但速度慢,而且体能消耗大。很多路段强子与张洪无法并排行走,强子也无法给予太多身体的引导,只能用语言告诉张洪上、下、左、右、横切、跳跃……强子用语言进行引导,张洪用登山杖试探。这样的路段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也消耗了很大的体能。
在罗布切东峰的训练中,登山队从早上3:00出发到23:00回到营地,从海拔米营地到米东峰再回到米营地,整整攀登了20个小时,大家都很崩溃,因为这次训练其实就是攀登珠峰前的一个下马威,前一段岩石路段攀登前下了一些雪,难度明显提高。通过冰岩路段耗费了很多时间,后面的冰川难度也不及昆布冰川,这样容易的一个山峰,都搞了这么长时间,他们都特别的累,攀登珠峰的信心大挫。
攀登罗布切
罗布切东峰
登山人的性格是坚毅的,也总是越挫越勇。大本营休整几天之后,开始昆布冰川的拉练到3号营地米。原本登山队的拉练是直接到2号营地,在2号营地休息一天。但第一次通过昆布冰川到1号营地,他们竟然用了15个小时,冰川的地貌更是特别的复杂,冰崩后的碎冰,连续不断的梯子,几乎垂直的冰壁,不安全的环境,拥堵的路段,等待通过的攀登者,海拔的爬升缺氧,周围的小范围冰崩,通宵达旦的攀登,一切的一切都给了张洪很大的心理压力,他无法靠视觉来获取安全感,也无法看到路线的样子、长度、高度、包括冰裂缝的深度,只能靠听觉来感受风,听强子给予的声音指引。
昆布冰川
虽然团队在出发前在四川进行了专项训练,但因为张洪是盲人,所有的训练课程都是重新设计,穿戴调试装备、上升、下降、转换、跳跃、不同地形的通过、攀岩、攀冰、通过障碍、过梯子、高山病预防、自我保护等等。但昆布冰川的路线要比他们在四川的训练更复杂,更长,难度也更大。特别在过一些复杂地形的时候,比如高低不一的裂缝,宽度不等的裂缝,强子用语言形容的实际地形和张洪理解的地形偏差,就会出现很多危机和风险,有的裂缝前还有一条裂缝,强子告诉张洪跨出50公分,如果跨多了就会跨入另一条裂缝,张洪也会用登山杖找到一个落脚点,就这样通过了一条条大小不一的冰裂缝。有些更宽的裂缝都有梯子,但梯子的角度不同,平行的,斜上的,斜下的,可能张洪看不到深不见底的冰裂缝,恐惧也自然没有,过梯子的时候张洪的每一步都很稳,只是速度很慢,因为强子与张洪的语言交流都在冰爪和梯子上。不间断的说话,吸入大量冷空气,不断的咳嗽嗓子都哑了,感觉一年的话都说完了,回到营地都不想说一句话。因为看不见,张洪没有方向感,有些路段前面夏尔巴向导用登山杖指引,强子在后面用双手扶着肩膀来调整方向,这样才能准确的通过一些更复杂的地形。
昆布冰川
昆布冰川有很多路线雪桥很窄而且弯曲,这里无法同时通过2个人,强子只能扯着嗓子喊往左、往右、直走,张洪只能挂上路绳小步的前行并随时修正方向。这样的路段心都吊在嗓子眼,因为张洪只要一脚踩空掉下去,挂在路绳上的他们也会被坠下去。
整个珠峰攀登,2次往返通过昆布冰川,他们没有一次掉下裂缝和雪桥,都非常安全顺利的通过,简直太幸运太惊险了。只是在登顶后下撤回大本营的时候,半夜通过时的冰崩就发生在身边,感觉很近很近,因为太黑,他们根本不知道冰崩的距离自己多远,气浪里的雪和碎冰覆盖了他们的全身,当时感觉异常的恐惧,因为很怕冰崩引起的连锁反应会让身边的冰也崩塌,当晚顶着暴风雪、疲惫、寒冷、饥饿,走完昆布冰川来到换冰爪的地方,他们的连体羽绒服都湿了,喝着厨房工作人员送来的奶茶,才松了一口气,最终耗时16个小时,张洪的坚持和努力,使他顺利安全的回到大本营。
珠峰大本营
罗布切攀登,昆布冰川适应性训练,持续了15天,结束后就已经5月3日了。其实今年珠峰最早登顶的窗口是在5月11日-13日,当时强子想过在这个窗口期正式攀登,但综合很多因素将计划往后推迟。因为攀登者都想尽快攀登完结束回家,推迟出发也是躲避拥堵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张洪的速度较慢,为了能更大程度保障攀登所需体能,他们在4号营地储存了备份一天的氧气和食物,而这些物资需要夏尔巴从C2营地到C4营地多运输两次,也让夏尔巴有更多的休息时间,这样他们也会有更充沛的状态。如果真的因为天气、速度等不利因素,团队完全可以在4号营地进行一天的调整。当他们一切准备妥当,气旋给珠峰带来了3天的降雪,第一个气旋刚走,孟加拉湾的气旋又形成了,他们在大本营休整的时间也变的漫长起来,每天都在研究天气,分析尼泊尔、印度、美国、希腊四国的天气,并有顶尖的气象预报专家给最新5-7天的天气预测。不稳定的天气,加上漫长的等待,他们都心浮气躁,但极高山的攀登需要耐心,这也是登山的一部分,不能因为外界的因素影响他们自己攀登的节奏,调整心态是他们唯一能做的。当脚步止于山峰,心灵的攀登才刚刚开始。
多方天气预报汇总
原本定在5月16日凌晨出发,但在出发前又得到最新的天气,气旋的运动和速度会影响攀登队伍的行程,随即当晚开会,慎重决定推迟出发,是在一腔热血与科学严谨二者之间的抉择。但在当天仍然有很多攀登者正常出发,果然在5月17日一股绕过印度西海岸的气旋预计右转,垂直于喜马拉雅山脉,带来强劲的天气变化。据气象学家克里斯·托默和珠穆朗玛峰天气公司的迈克尔·费金称,它可能会“淹没这座山”。飓风TC01A又名Tauktae预计将在5月18日至21日带来大雪,道拉吉里可能有两英尺高,马卡鲁和珠穆朗玛峰将有强风。但克里斯和迈克尔都认为这将是一个相对快速的天气事件,珠峰冲顶可以在22号之后继续。出发的登山者他们滞留在了C2营地数日,等待天气好转。登山队原定的5月16日出发,改到5月20日,飓风来临的3天,他们在大本营休整。
5月20日正式攀登。团队并没有直接从大本营到2号营地,通过昆布冰川对于张洪来说依旧是非常大的挑战,异常艰难,心惊胆战的用时12个小时到达1号营地,因为第一次拉练对于路线的熟悉,第二次比第一次节省了3个小时,他们都非常的开心。5月21日团队按部就班到达2号营地。当天张洪的状态和天气的窗口周期(大本营随时通过对讲机告知最新的天气),他们并没有选择在2号营地休整。
5月22日到达3号营地。在攀登洛子壁时张洪将路线上的上升技术运用的非常熟练,强子和夏尔巴向导给予声音指引,因为洛子壁有一些攀登者反复上下在冰壁上踢出来的坑,这样也节省了很多的体能,快速的上升归功于张洪之前的不断训练和努力,只用了5个小时就到达营地。
到达3号营地后看到前往4号营地的攀登者
5月23日到达4号营地。这里有冰岩混合的横切路段,还有陡峭的冰壁,在过冰岩混合路段时候张洪的每一步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因为冰爪在岩石上并不稳固,他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有些岩石张洪找不到下脚点,强子看着也心里着急,扯着嗓子大声喊着方向,有时候需要用手来引导下脚的方向,在快到达4号营地的时候,风速也大了,有时候阵风会让张洪不得不停下脚步。8:50在行进的过程中,遇到往下运送遇难的登山者,此时此景,他们停下脚步,心情也很沉重。到达4号营地后,看到有很多被风吹的破碎帐篷,他们回到自己的帐篷休整,外面风速超过40公里/小时,摇摇欲坠的帐篷和呼呼的风声,让呼吸都变的急促。
C3-C4路段
简单休整几个小时,强子和夏尔巴向导在检查氧气,拿出调节阀检查每一瓶新的氧气气压。晚上19点正式冲顶,而这一段路线之前对于张洪来说更加艰难,一出发就是爬升,不知走了多久到达阳台,张洪不但要吃力的攀登还要顶着大风,强子和夏尔巴向导依旧一前一后的指引,他们的眼睛几乎盯着的都是张洪的每一步,从未离开过视线。在南峰顶的时候大风夹着雪异常凶猛,风速应该超过了50公里/小时,也有攀登者陆续往下撤,但他们在一处冰壁下停下躲风,因为阵风的时候已经站不稳了,风小了一点继续出发。天已经蒙蒙亮,登山队到达希拉里台阶米,距离顶峰只有多米,他们更换氧气,并检查了备份的氧气,因为当天天气不好,风速50公里/小时,加上降雪,氧气调节阀冻住和氧气接口无法紧密结合导致漏气,虽然3个备份,还是有氧气泄露,已然不太够。强子和团队成员3人把备份氧气全部给张洪和他的夏尔巴,然后选择下撤。虽然距离顶峰只有多米,顶峰的诱惑,对于任何一个攀登者都不能拒绝,但下撤的队员们还是很平静。对于珠峰张洪攀登的机会更少,也更艰难,而他们看得到,以后还有很多机会。
米交接氧气下撤
5月24日凌晨5点,登山队的攀登才进行10个小时,距离顶峰还有多米,强子等人下撤后张洪最后一段的登顶由夏尔巴人带领更艰难,因为后面的岩石路段张洪会消耗更大的体能,更多的时间,面对更多的挑战。一直到攀登结束回到营地,已经是5月24日19点,整整24个小时。当地时间9点听到张洪成功登顶的消息,强子与下撤队员感到异常兴奋,但也有一些遗憾。急切的盼着张洪回到4号营地后,团队不敢久留,简单休息2个小时后开始下撤,原本计划下撤到2号营地,但张洪消耗了极大的体能,他熟练的使用下降器下降,相对平缓的路段直接挂保护下降,步履艰难的坚持到3号营地进行简单休整。
5月25日从C3撤回C2的路上,暴风雪来了,很多时候张洪都站不住,挂在绳子上风小的时候才开始下降,到达C2第二天就开始连夜下撤到大本营。孟加拉湾气旋对这次攀登有一些影响,和他们擦肩而过,因为当他们下撤回到大本营后很多队伍滞留在C2营地,接下来的几天不断有不好的消息传来,C4营地帐篷全部吹飞,洛子壁发生小面积雪崩,C3营地暴风雪掩埋了帐篷,C2营地大风吹毁部分帐篷……
这次的攀登有惊无险且充满挑战难度,庆幸,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张洪冲破疲劳和绝望的极限,以顽强的攀登精神和坚毅的努力,使他站在了世界之巅,成为亚洲第一位登顶珠峰的盲人。
张洪的攀登艰难,难在看不到。看不到就无法对路线、地形进行评估,无法分配体能;看不到就不知周边风险何在,无法进行风险规避;看不到就特别的漫长,漆黑的世界没有终点;看不到就不知道路的样子,深一脚浅一脚的攀登,在这个攀登的过程中张洪为了防止看不到而引起磕碰,在成都的时候强子给他准备了摩托车专用护膝,减少和冰壁接触撞伤,此次攀登功不可没;看不到就无法快速操作装备;看不到就无法躲避其他攀登者;看不到就没有方向感,不知道下降和上升的朝向;当夏尔巴带强子蒙上眼睛换位体验张洪在冰川行走的时候,这一切的一切让强子也觉得很艰难,因为5分钟的路他走了20分钟,而且出了一身的汗,体能的消耗明显大了很多。
当登山队乘飞机回到加德满都,脚踏城市大地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踏实了,这是真正的回归,张洪的珠峰攀登也真正安全的结束,年珠峰南坡攀登成功完成。
攀登视频合集
01
盲人张洪的珠峰攀登-上升下降
02
盲人张洪的珠峰攀登-过梯子
03
盲人张洪的珠峰攀登-过裂缝
04
盲人张洪的珠峰攀登-冰崩区
60天更详细记录可以点击以下超链接:
盲人登山日记Day1-2
盲人登山日记Day3-4
盲人登山日记Day5-6
盲人登山日记Day7-8
盲人登山日记Day9-10
盲人登山日记Day11-12
盲人登山日记Day13-16
盲人登山日记Day17-20
盲人登山日记Day21-24
盲人登山日记Day25-28
盲人登山日记Day29-34
盲行者张洪勇攀珠峰,成为首位登顶珠峰的中国盲人!
范立欣导演是首位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的中国导演,年执导纪录片《归途列车》获得了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伊文思奖,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