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s://m.39.net/disease/a_5443999.html除了职业高山向导,对于大多数登山者而言,登山只是一场经历,因为它不是生活的全部......透过回顾攀登珠峰遥远的旅程,我们也可以从玩家的角度来理解珠峰。从梦想到登顶世界第一高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珠峰!
图文:麦子
珠峰系列(一)
珠峰(南坡)国际登山大本营
通往珠峰国际登山大本营历史之路
从加德满都通往一个叫做“jiri”镇子的路,是瑞士政府在年在原来乡村土路基础上修建的,因为国际人士认为jiri的风景更像瑞士山区。
jiri位于世界第三极点珠峰的南侧,就在瞩目的萨珈玛塔国家公园区域内,这里世袭居住着高山民族族群。据世界探险史册纪录,年,夏尔巴TenzingNorgay(丹增.诺盖)协助登山家EdHillary(埃德蒙.希拉里)攀登,由jiri经过20余天的徒步。到达珠峰脚下冰川地带,即后人称呼为“昆布冰川”的终点,他们从昆布冰川开始攀登,并一举成为人类首次站在世界之巅的人。
这条起点在jiri终点在珠峰大本营,约长公里的路,其中jiri至LUKLA之间80公里,因游客减少和运输艰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沿途曾经旧式酒店和客栈,以及商铺也逐渐失去市场,被人们忘记。
即使落寞但依旧保持传统的建筑、寺庙和原始民风,成为全球极小众探险家们最青睐的终极路线,也许是因为世界十四座高峰的其中八座分布其境内。他们更想延续希拉里爵士和丹增.诺盖夏尔巴,最初到达世界最高峰的精神之路。
年,希拉里爵士在功成名就之后修建了LUKLA机场。物资和人可以很方便的从加德满都飞到LUKLA。从LUKLA至珠峰大本营的路,即现在人们称为的EBC(EVERESTbasiccamp),(EVEREST是珠峰)行走萨珈玛塔之路。
珠峰国际登山大本营
受印度洋暖湿流影响,每年4月初至5月末(风季过渡雨季期、白天时间变长)、9月初至10月末(雨季过渡风季期,白天时间变短),会出现相对其他季节更稳定的天气(登山者专业用词:冲顶窗口期),也是登山者认为攀登珠峰的最佳季节。
数据显示,春季登顶率是66%,秋季不到29%。所以绝大多数登山团队会选择春季(4月初至5月末)的攀登,相比秋季(9月初至10月末),还具有其他综合优势上的因素:修路情况、后勤保障、人员数量、资金成本和登山者实力等。
站在KhumbuIcefall(岩石山)的高处俯瞰对面珠峰国际登山大本营(BaseCamp简称BC),是建立在昆布冰川中末尾端上。冰川流动的变化,以及每日不定时的冰崩雪崩考验,营地的选址和地基加固就显得很重要。
所有登山客户和夏尔巴们将要在这里度过少则45天、多则70天以上,直到登山结束,整片营地撤走恢复原本寂静。平均海拔在~米的大本营属于冰雪区域,这里可不是久居之地,昆布冰川也是惠泽山地国家最上游水源之地。
春季的大本营比秋季的大本营热闹多了,由各国登山营地、珠峰修路人员营地、巡逻队和科考成员营地、联络官营地、医疗救助站、小超市、酒吧,直升机停机坪、垃圾回收站、牦牛运输队组成的大本营如同度假圣地一般。
珠峰大本营是怎么来的?
所谓营地,其实就是由各款大大小小、世界顶级品牌帐篷组成的大型临时地球村(带个什么杂牌的四季帐篷,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每年同一时间,全球40-50余家登山营地就集中在这个长约4公里,宽约2.5公里三面环山内狭长地带。
65年前两勇士丹增.诺盖和希拉里也许一定不想看到
他们创造的人类首登世界巅峰
在今天似乎只是为了为后人成功开启了
一条通往顶峰的商业之路
珠峰所在昆布区域,是每年来自全球旅行客、探险家和登山者最热衷目的地。许多人认为,“尼泊尔最具魅力的不是城市,而是在喜马拉雅山区的探险”。
珠峰国际登山大本营,建立在政府指定区域、为攀登珠峰、洛子峰的需要而形成的生活地带,俯瞰登山大本营,电影《绝命海拔》拍摄的大本营情景是真实的看见灰色地带密密麻麻的帐篷了吗?
▼
一夜之间,从冷漠之地变成多功能、感官愉悦和仪式感很强的生活营地,高山背夫的运输力功不可没。他们将成吨的物资从加德满都运输至lukla机场,再徒步5~7天人力背到达大本营,登山者需要支付大量的运输费用。
一罐啤酒的成本接近50元人民币,营地每日标准生活成本大约在美金~美金,相当于五星级酒店的一日消费。
▼
大本营没有永久性建筑,临近登山季,登山客户还在家里检查装备和预定机票的时候,担任高山后勤成员就已经提前到达大本营,完成选址、测量、地基加固和搭建帐篷的工作,烧好咖啡和奶茶等待蜂拥而至的登山客户。
这个季节,他们会赚到不菲的“money”,若在大本营看到登顶数次的夏尔巴高山向导搬运石头,然后又带领登山客户登顶珠峰,不要惊讶!对他们而言,这仅是一份“工作”,尊重他们“用生命成就登山者的梦想”的态度。
大本营建立初期的样子
▼
迷宫一般的大本营,一座祈福塔即代表一家营地。
(祈福塔:就地取材的石头搭建。从事登山前,登山者都要郑重其事举行煨桑仪式、祈祷神灵、供养祭司,并期待能够寻找脉络和先兆、求山神给予所有人恩典和保佑)
仅看国旗就能清晰辨认出所属国家或团队营地,有人认为营地的国旗很形式主义,但身处外国,只有挂国旗才有归属感。
▼
厨房帐、餐厅帐、指挥帐、仓库帐、厕所帐及太阳能是一个营地的标配,逼格高点的登山者帐篷是一室一厅一人一顶。内配置地毯、席梦思、床上用品
,外加羊皮褥子、WiFi覆盖、营地灯和沐浴帐,甚至还有燃气取暖器。逼格低点的只能将就。
▼
珠峰怎么上网?
年,尼泊尔政府在大本营区域开通WiFi服务,使用现金便购买到密码充值卡,但山区光纤铺设遥远、大本营网络使用率高,WiFi覆盖其实很弱。
就有人抱怨一天时间发不出去一张图片,视频发送更是无从谈起。凌晨或半夜,当使用人数减少,网速似乎会快些。
▼
尽管有禁止,总有手贱的人对区内玛尼堆石头刻上留言或签字(就不怕遭报应?)以及偷运珠峰区域的石头。
进入珠峰大本营区的一座玛尼堆上
一条嗮着太阳的土狗
▼
珠峰真的很脏吗
80年代末期,珠峰所在昆布区域曾出现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WW在F尼泊尔项目的支持下,成立的“萨伽玛塔污染控制委员会”(SPCC,即珠峰),对冰川、非法攀登、垃圾管理及环境进行监管。
当登山团队获得许可,SPCC会给团队提供废弃物品清运证书以及押金要求。
除此之外,每个登山者及高山协作在攀登超过大本营高度后下撤,必须再带18磅(约8公斤)的垃圾返回。
疲惫至极、甚至有去无回的登顶者是否能够再有能力带垃圾返回?这是监管机构和押金被扣除的事,但至少大本营的环保执行很到位,冰川上丢垃圾和随地撒泡尿会遭人鄙视的。
▼
大本营如何上厕所?
有必要提及大本营是如何解决上厕所的问题,挖坑,放入一個大桶,內裝塑料袋子(蹲式就厕),当粪便装满大桶,负责清理的人员会打包运输指定区域集中处理。
当然也不是屁股露天蹲,還有一個挺人性化的外罩-厕所帐篷,沐浴帐篷也是如此,下图蓝色帐篷沐浴用途,黄色帐篷就是厕所,网络文章就关于大本营冰川垃圾和粪便的处理,有些是误导读者了,成心将回收垃圾站的图片曝光非要说成大本营遍地是垃圾。
▼
高海拔的情绪发泄
是否艺术家不重要,在极限海拔总有热心登山客或旅行者,带来一场精神愉悦的音乐享受。
长期身处极端环境,远离熟悉的亲朋好友,登山者表现情绪化、沮丧或亢奋、打架斗殴,甚至搬弄是非都属正常。
允许合适的方式发泄,必要时给予阻拦和心理干预。
对徒步旅行者而言,在4月~5月旅行大本营相比其他季节收获更多,至少能够近距离观摩到登山盛况。
全球顶级登山者和擅长屡破纪录的夏尔巴高山向导
▼
年尼泊尔大地震发生在大本营的那场雪崩!
造成单日死亡19人的最高纪录
▼
高原反应
在海拔米之上,人体感受为暴晒和寒冷两种极端,缓慢的行动也会对体能消耗巨大。许多人会有强烈的高海拔不适感,头痛、恶心、心率加速、低烧、无力和焦虑,甚至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
独身一人很危险。购买一份高海拔意外保险,事后补救真的和亲妈一样。尼泊尔虽然经济欠发达,但却拥有世界上最强悍、高效快捷的直升机救援系统。但在喜马拉雅山区下午时分堆积云层典型气候干扰下,直升机不能在多云和晚间起飞进行救援的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登山既为游戏,游戏也有规则的
去遵守就对了
若非要借“自由”“个性”藐视规则
就不建议如何做敬畏山神的洗脑
先再上两次九年义务教育去吧
敬畏山神,大本营内最忌讳的就是“做爱”和“明火”
(这高海拔都能爱爱?咋不上天呢?)
大本营高海拔婚礼
与有事没事就自封珠峰是“情人”、“珠峰女神”......一样
就当偶像剧看看就好
毕竟登顶世界最高峰的高度上也不能改变人性的
▼
“山在那里”无数人解读的名句,且不论贫富、身份和目的,登山文化应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
不乏勇者,人们每年在珠峰攀登季总会创造出令人咋舌的新纪录、新路线;和演绎生或死、高贵或卑鄙、道德或劣行的故事;每年诞生的新一轮男神和女神,为各路商家创造有利可图的登山产业或名誉,无底线夸大的宣传和吹捧,于是珠峰大本营又拥有了“世界最高海拔的名利场”的名声。
登山高危
专业严谨
面对死亡
直击人性
极限运动
其实就是悟到真相(意义)和了解真实自己
的过程
请